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电话:(020)82686289
传真:020-82694853
总部:广东广州增城市新塘镇东洲村上江北街新村二路31-37号

生态环境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

文章出处: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人气:(点击 27 次)    服务热线:(020)82686289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纽带。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加深,水生态环境面临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退化、水资源短缺等多重挑战。中国作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大国,始终将水生态保护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位置,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跨区域协作等多元手段,推动治理模式从“末端管控”向“源头修复”深化。当前,以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为代表的水生态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突破频现,公众生态意识显著提升,但复合型污染、生态补水不足等问题仍需攻坚。本文梳理近期水生态环境动态,总结实践经验,为构建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一、技术应用与生态修复进展

  1. 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深化
           生态环境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首次将水生生物完整性、水源涵养能力等纳入考核体系,推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稳定改善‌。
    湖北省黄石市通过“无人机+地面巡查”立体监测网湖,完成水质监测200余次,生物多样性评估22次,促使网湖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Ⅳ类‌。

  2. 再生水循环利用突破
    甘肃省在6个缺水城市推广再生水循环利用链,再生水利用率达23%,并建成18条“长治久清”的黑臭水体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空间‌。

二、区域治理与协同保护

  • 跨界河流共治‌:
    • 云贵两省联合治理黄泥河,通过建立跨省河长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水质连续3年达Ⅱ类标准‌;
    • 广东揭阳依托榕江幸福河湖建设,开发南溪水系旅游线路,年吸引游客超70万人次,带动3000多个就业岗位‌。
  • 黄河流域重点行动‌:
           甘肃省推进黄河流域“3+1”污染综合治理(工业、生活、农业及尾矿库),整治入河排污口5607个,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7.56%,居沿黄9省区第三‌。

三、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1. 法规体系完善
    国家出台《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流域分区管控策略,强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
  2. 监管能力提升
    辽宁、湖北等地推行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闭环管理,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追踪工业废水排放,处罚违规企业64家‌。

四、公众参与与科普行动

  • 环保科普强化‌:多地开展水环境问题宣传,重点普及水体污染、河湖萎缩等交叉性生态风险,引导公众减少垃圾入河、科学使用化肥‌;
  • 产业转型实践‌:黄石市实施渔民转产安置计划,推动网湖生态渔业发展,同步培育鳙鱼养殖、生态研学等绿色产业‌。

五、当前挑战与应对方向

  • 复合型污染治理‌:工业废水重金属与生活污水有机物叠加污染问题突出,需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升级(达标率100%为近期目标)‌;
  • 生态补水需求‌:北方部分河流因天然径流减少出现断流,甘肃、山西等地通过电排站调水、退垸还湖等方式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水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持久战。从苏州河的生态重生到黄河流域的协同共治,从“河长制”的机制创新到再生水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正以系统化思维重塑水与人、水与城的共生关系。然而,北方河流断流风险、雨污混接顽疾等挑战仍警示我们:生态修复不能止步于短期成效,需在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公众参与等领域持续深耕。未来,唯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推动绿色产业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愿景,为全球水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此文关键字

工程案例 Well-Known Case

MORE>>

拨打电话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