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喂鱼,开春会死鱼是真的吗?
文章出处: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人气:(点击 125 次) 服务热线:(020)82686289
冬季10℃以下喂食,一般都是两到三天后才会看到有鱼便排出,不像其他季节,可能几个小时就消化吸收排便了,所以才能一天喂几次。而在寒冬季节,鱼类代谢降低,低温下鱼食在肠内蠕动缓慢,加重鱼的负担。

冬天并不是绝对的禁食,掌握好时间和量是最重要的,喂食的时间一定要拉开,看天气和温度灵活掌握。
10℃以下阳光睛天,鱼有时候还是很有食欲的,如果实在心里痒,总想喂,那就喂少点,十天半个月喂一点,而且要选在近几天都是睛好天气时喂。这是因为如果喂食后突然降温,会让鱼食在体内滞留过长时间,食物没有消化吸收反而会变质,可能有隐患会引发肠炎,只因为温度低而不显露。所以才有“冬季喂食,开春死鱼”的说法。
冬季喂鱼后春季出现死鱼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
水温变化:冬季水温下降,鱼类摄食强度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春季水温回升,细菌繁殖加快,易引发疾病。
溶氧问题:冬季由于池水结冰或连续阴天,水体溶氧降低,易导致鱼类缺氧。
水体透明度与光照度:冰雪覆盖影响水体光照度,降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溶氧。
过滤系统不完善:前期规划设计中未考虑到鱼池过滤系统或只是简单地做了物理过滤,鱼池内鱼类排泄物或残饵无法及时滤除,过滤不彻底、生化过滤不完善,导致水质恶化、滋生细菌,威胁鱼类健康。
有机物积累:夏秋季未能加强改善水质,冬季未清塘晒底,导致有机物累积,春季有害菌滋生,产生有害物质。
淤泥危害:精养高产池底形成淤泥,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消耗大量氧,产生有毒物质,危及鱼类健康甚至死亡。
投料不当:越冬前未加强鱼类营养或停食过早,导致鱼儿体质弱,免疫力下降。
防病措施不足:拉网后鱼体机械损伤未及时处理或未定期杀虫,引发水霉和寄生虫疾病。生虫感染,导致春季鱼类死亡。
4、疾病因素
细菌性疾病:如竖鳞病、鲢鳙细菌性出血病等,春季水温适宜时易发生。
真菌疾病:如水霉病,冬季水温适宜时繁殖,感染受伤鱼体,春季导致死亡。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春季水温适宜时流行。
秋冬季疏于管理:导致鱼类体质弱,免疫力下降,春季易发病死亡。
饲料质量问题:饲料中促生长剂过量或原料偷工减料,导致鱼类体质差,越冬期易死亡。
鱼池过滤系统正常开启:寒冬季节虽然控制投喂,但如果鱼群数量较多、鱼池较大,建议鱼池过滤器正常开启,以确保水质持续净化。避免对鱼的健康造成影响。对于小型鱼池或鱼群较少的情况,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过滤器的运行,晚上关闭白天开启。
池塘水质调控:越冬前期适当排换老水,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爽。
饲料投喂科学:越冬过程中根据水温适当控制饲料投喂,增强鱼体质。
底质改良:使用化学改底处理池底环境,减少有害物质释放。
防病管理:拉网后及时消毒,使用抗菌药物拌料投喂,全池消毒。
增强免疫力:饲料中添加多糖、多维,提高鱼体免疫力。
及时处理病鱼:对于水霉感染的池塘,使用五倍子末加盐外泼,然后碘制剂泼洒。
综上所述,冬季喂鱼后春季死鱼是一个多因素问题,涉及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春季死鱼现象。
更多详情咨询奥利仕:020-826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