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得多,锦鲤不一定长得壮
文章出处: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人气:(点击 1,031 次) 服务热线:(020)82686289
听到很多鱼友说:“给爱鲤喂了那么多好东西,为什么还是长不壮?”知乎上经常有鱼友问:“为啥自己养的锦鲤长不大也长不胖呢?”南方高温地区的鱼友都有经验,锦鲤长势最好的是五、六月份,到了高温的七、八月份,鱼反而长得慢,这又是为啥呢?
“慢水养鱼,鱼会肥;快水养鱼,鱼会壮”。想想看,每天都喂锦鲤吃食,尤其秋季食量增大的情况下,若是水流慢,锦鲤吃完不动,缺乏运动,自然长胖。而如果适当地调快水流速度,锦鲤也会游得勤快,身体得到了锻炼,自然就练出好肌肉,变得强壮。
水流的流量(流速)大小还关系到锦鲤正常生活的临界溶氧值和水中污物排除的干净程度。因此鱼池进、排水口设计和进、排水的调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尽量使进、出水平衡。每天通过观察鱼群的摄食情况,大致可以掌握水中含氧量是否充足,流量是否恰当。含氧高鱼群摄食旺盛,摄食量也稳定,否则说明含氧不足,如出现浮头,更说明溶氧已降到临界值,应马上采取加大流量的措施。有条件的话,可通过测定排水口及鱼池中溶解氧的值来调节流量。
水池的流量(也可以说是循环量)是以每小时内的水体交换次数来表示的,一般按水中溶氧含量和有机氮量的多少来调节流量。水中溶氧高,含氨氮量低,流量就可小一点,反之则应增大流量。水中含氧量的消耗与鱼池密度、规格等有关。从理论上也可以根据某一阶段内的鱼池体积及容纳量、所养品种在当时的水温、规格下的耗氧率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再计算出所需流量的大小。下面列出具体公式仅供参考:
每小时需要水流量(吨)=每小时耗氧量/(进水每吨含氧量—每吨水最低含氧量)
鱼池的适当流量(每小时水流交换次数)=每小时需要流量/鱼池总容积
注意:流速流量过大则会消耗锦鲤太多体力,过小锦鲤则易缺氧致死,因此不可盲目增大或减小,适合才好。希望大家一定重视流量问题,找到适合自己锦鲤的流速。
另外,温度也是影响锦鲤的生长和鱼池水质的重要因素。温度高时,鱼的生理活动增强,代谢水平却下降,特别是合成代谢水平急剧下降,合成的蛋白质很少。由于代谢水平低,加上应激反应,使得摄食量下降甚至不吃食,这些不正常现象就是生理异常。鱼摄食少,消化快,消化率低,吸收的营养少,生理活动强,消耗的营养物质多,合成的肌肉少,表现出来便是吃食少,长势差,甚至不长。锦鲤长势最好的是五、六月份,到了高温的七、八月份,鱼反而长得慢,就是这个缘故。
在室外条件下,锦鲤鱼池使用较优质的饲料正常投喂和鱼正常摄食情况下,饲料的消化率只有80%左右,投喂的饲料只有25~30%的蛋白质用于鱼的增长。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大体上是:鱼摄食的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20%会被消化而成为粪便的一部分排出体外,30%蛋白质用于增长,50%的蛋白质、基本上全部吸收了的碳水化合物和大部分或部分脂肪用于维持生命和活动。
这里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喂得多锦鲤拉得多,再加上积累的残饵,水体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的可能性急剧增大,水质问题又会回到锦鲤本身的健康问题,所以投喂也是一门技术活,根据不同的气温及锦鲤生态特征适当调节。
回到刚刚的话题,如果投喂或鱼的摄食量减少一半,那么鱼的增重是不是同样减少了一半呢?不是,而是基本上只够维持生命和活动的消耗,不能增重或只能轻微增重,甚至可能减重。锦鲤是冷血性动物,随着气温下降,投喂量也应该相应调整。如果喂食量太大,很可能会导致锦鲤突眼或消化不良而患上肠炎。
那么到底如何投喂呢?
——必须定时、定量投喂,少食多餐,以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的产生。选择优质鱼饵,完善鱼池过滤系统及时处理池底食物残渣及粪便,可直接减少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进而降低对溶氧量的消耗,增强生化过滤。
从初春到梅雨季节,秋季过后气温变化很大时当然要控制投喂量,预测到因下雨或日落等原因气温(水温)会下降时一定不要投喂。例如,天气预报说从傍晚开始下雨,则最迟要在正午之前完成投喂工作。抓住气温正上升的时间投喂,气温上升又下降或者一直下降时都不宜投喂。气温(水温)上升时投喂的话,摄食量会偏少,水温高时刚好促进消化,对鲤没有负担。但是,水温变化过大,就会对鲤形成压力,而且阻碍消化的进行,这点希望大家能明白。
更多关于锦鲤饲养及锦鲤鱼池过滤系统欢迎来电咨询:020-82686289.